药师经真言网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全文赏析

发布时间:2022-11-03 06:08:45作者:药师经真言网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全文赏析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对悲欢离合已麻木,任凭阶前雨声点点滴滴响到天明。

[出典]蒋捷《虞美人》

注:

1、虞美人①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②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③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

韵转两平韵。②断雁:失群的孤雁。③星星:形容鬓发斑白。

3、译文:青春年少时,在歌楼上细听雨声,烛昏罗帐,尽情欢乐,蜜意柔情。人到中年时,在客船里细听雨声,断雁西风,江阔云低,开阔深沉的情怀啊!离群的孤雁,悲鸣在西风之中。晚年的今天,在僧房内细听雨声,头发花白,历尽沧桑,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听那窗前的秋雨,一无所动,任它滴滴答答落到天明。

4、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

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作者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

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5、“少年听雨”的画面,由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而成,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尽管这属于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

染的正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6、”壮年听雨“的画面,以”客舟“为中心视点,而在四周点缀以”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飒意象,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7、”而今听雨“的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枨触,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能力。

8、三幅画面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程。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9、上阕写少年和中年的听雨。一个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在风尘仆仆地奔波,人生之苦,绘声绘色,溢于言表。下阕写晚年听雨。亡国之后,木鱼经声,在一个十分凄绝的环境中,奔波忙碌一生的词人,白发苍苍,孤苦伶仃,生活无着。弦外之音,不难捉摸。

10、结尾二句,词人概括地抒发了对自己一生难言的悲愤。这里有少年的憧憬,有中年的悲哀,更有晚年的难堪的孤凄现实。这既是封建社会广大正直的知识分子共同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对这个制度扼杀人才的愤怒控诉。全词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11、可以说,这首《虞美人》,是宋词中运用时空表现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而又概括着人生道路的杰出名篇之一。形象明晰,背景典型,神情毕肖,心境跃现。在意象运用上,具有精准、明朗而又不乏容量的特点。这首词充分表现语言艺术的高妙卓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2、蒋捷,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当宋、元易代之际,约为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蒋捷年青时曾贵为一介公子,宋亡后保持气节,隐居竹山不仕。其一生饱经战乱流离之苦,颇富忧患意识。现存九十余首词,多体现人生遭际、表达故国之思,《虞美人;听雨》即为词人深谙人生况味的艺术结晶。

13、在这首词中,蒋捷以五十六字的概括之笔极写自我人生历程和生命体验。其构思之巧妙、手法之独特、含蕴之深刻足令后人津津乐道,实为《竹山词》中代表篇目。”悲欢离合总无情“,经历世事纷纭的词人回味一生,感慨万端。他已没有晏欧们的潇洒闲适,没有秦柳们的优游快意,没有东坡们的豪迈旷达。时光飞逝,他曾道”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翦梅;舟过吴江》);忧离伤乱,他曾道”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愁月“(《秋夜雨;秋夜》);经历风雨飘摇,意蕴层层沉积,终在暮年”凄凉一片秋声“(《声声慢;秋声》)的心境中凝结为小令词:《虞美人;听雨》。这首词言简意深,不仅以其贮存的丰厚的人生意蕴即唐宋词”第一生命力“

14、词人对自己的一生际遇回忆体味,撷取少年、壮年、暮年三个代表性时段,选择歌楼、客舟、僧庐三个典型地点,以”听雨“这样常见而又贴切的背景情节为贯穿始终的纽带,珠珠相串,井然有序,连缀”上“、”中“、”下“成为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白香词谱笺》p8)这首词即画面简洁,颇富概括性,无一处闲笔:第一幅画面,少年时代,闲适浪漫不更世事,色调轻艳迷离。第二幅画面,中年乃多事之秋,人在漂泊流转中,色调慷慨苍凉第三幅画面,而今正值暮年,词人由跋涉而停顿僧庐。阅尽世间沧桑,深味悲欢离合,参悟之下心境并未静如止水,尚有无奈痛苦之潜流,色调黯然低沉。

15、词人匠心独运,以”听雨“为线索,并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下雨本自然现象,人力难违。词人借”听雨“寄寓人生历程多风雨之意,实迁想妙得。岁月匆匆,转眼已是人生暮年。人到老年尤爱回忆往事,此时深沉的情感乃其一生的积淀。

于是,淅沥不断的雨声点点滴滴敲打着词人的心扉,他最终在隐退生活中发出了看似通达实则痛苦的慨叹:”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既对一生情感、生活进行了总括,也包含着历尽波折起落而对生命的执着。”一任“,用语恰当,虚字传神,暗点词人斯时心境:人生如梦,往事如烟,风雨之中细追寻。随着词人的渐悟,这首词也从感性渐至理性,并因其普遍性的意义终致耐人寻味之妙。

16、文人韩奕偶然得观蒋捷词《虞美人;听雨》,深有感慨:”夫听雨,一也。而词中所云不同如此,盖同者,耳也;不同者,心也。心之所发,情也。情之遇于景,接于物,其感有不同耳。“

17、意境感受:

雨打笠帽,雨滴行人,雨溅屋瓦。诺大的街道上,众生接受着雨的洗礼。

歌声在高楼响起,清脆、婉转。歌女的歌喉完美地释放出来。

少年在旁,认真地听,仔细地看,看那如柔荑的手,如凝脂的肌肤,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眼。少年沉醉。

雨作雨帘,在楼的四面垂下,楼内成了个封闭的空间。点着红烛,垂着罗帐。

楼外的雨声,只成了楼内歌声的伴奏。

”少年不知愁滋味“.

广阔的江面上一点--孤舟。雨水不断侵入水面。躁动。江面俨然成了雨的乐器。

风不断吹摇着舟。舟中人烦躁。

已是壮年的舟中人掀开帘布。雨敲响船舷的木板。”咚“”咚“.

云压低了远方的山,泛起蒙胧,一片灰蒙蒙。

低沉的云中一点--断雁。雨水不断淋湿羽毛。震翅。

风穿插在羽毛的缝隙。雁仍继续飞--孤独的飞。

壮年何尝不是这样一只断雁。四处漂泊,有家不可回。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舟外的雨声,令壮年无法入睡,无法做个归家之梦。

躲雨。在僧庐下看着外面的世界。江山易主。

少年欢乐、壮年愁绪一一没了。看着墙上的四字:

四大皆空。

”人有悲欢离合“,它们是无情的。

”滴答“”滴答“.

只希望这”一声声,空阶到天明。“(せ道殉霜晨)

18、人,总是被累的。有情,便被多情所累;无情,便被忘情所累。一颦一笑,举手投足,开心与伤心往往就在瞬间发生了质的转化。还苦苦等待什么,犹豫什么,走出去吧,朝着原始的角落,怀抱着自然界的情感,这是有情与无情的结晶,经得起时光变迁也伴随着岁月老去。多么真实的大爱,将徇私,利益,争夺,杀戮统统架空,任其在一旁自惭形秽,直至消声匿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全文

  • 药师经拼音

  • 药师经讲解

版权所有:药师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