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道不远人,法不离心
在修行佛道的过程中,需把握好对内、对外两个方面的关系。首先,修行就是修心,是在我们内心努力;同时,修行也离不开外在的条件,必须依靠师友,才能走得上去。所以我们既要注重内心的修持,又要经营外在的师友缘。如何认识这个道理并在这个过程中用心呢?这就需要努力实践“安住道场,广结善缘;心向内缘,辗转增上。”
一、内心有佛法,身心获安住 对于安住道场与广结善缘的关系,一般人的认识往往容易偏颇,以为广结善缘就得多跟人接触,而安住道场就得少跟人接触。乍看之下,两者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安住道场并非让大家都关在寺庙里、不出来走动那样。因为身的安住是表相,心的安住才是根本,身的安住是为了辅助、配合心的安住。有了心的安住,跟广结善缘就不会出现矛盾。 凡夫的内心在种种境界的刺激和诱惑下,忽起忽落、躁动不安,往往总是被外境牵着鼻子走,这样怎么能安住呢?所谓“心猿意马”正是佛陀对众生内心行相的逼真写照。《正法念处经》说:“如彼猿猴躁扰不停,种种树枝、花果林等,山谷岩窟回曲之处,行不障碍,心之猿猴亦复如是。”(卷第五)宋朝永明大师《宗镜录》说:“凡夫心性本体实齐上圣,但凡夫未能常用本,随境生心,分别计较,千差万别,虽在人道,心多不定,或发地狱心,或发饿鬼畜生心,何况人天善道?何况三乘圣道?无始妄习,何能顿遣?虽有见解,未能常照。”(卷第三十七) 之所以不能安住,是因为内心没有佛法。当内心有佛法,人就容易安住下来。如《法苑珠林》说:“三修祛爱马,六念静心猿。”(卷第六十四)清朝性音禅师《禅宗杂毒海》说:“如今无处觅深山,但得心闲即闭关,吴越不分烟水路,醉人秋色月初圆。”(卷二)如果内心没有佛法的摄持,提不起缘法的力量,那么即便天天闭关修行,也可能妄念纷飞或者无聊昏闷,不见得能够安住下来。 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内心有佛法呢?在道场中,我们会耳濡目染很多行为并亲身经历很多境界。这些行为和境界往往蕴含着真正的佛法,应该好好用心体会。例如,在道场中,我们看到有的法师总是沉默寡言,很少说话、出门,就能够感受到安静、沉静的力量;我们看到有的法师不分昼夜地工作、付出、承担,就能够感受到广大发心的力量、勇悍的力量;我们看到有的法师一年到头早晚功课一次不落,非常用功,就能够感受到遵守规章制度的力量、持戒的力量;我们看到有的义工热情地接待客人,帮助人挂单、拿行李,真诚地关怀他人,就能够感受到爱语、利行的力量;我们看到有的居士来寺庙里虔诚供养,就能够感受到布施的力量……,整个道场都是三宝功德的体现,都是清净的所缘境。我们看到的所有人和事,都是佛法的体现,能够启发我们对佛法的感悟,增长对三宝的信心。这样我们内心就有佛法,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心里有没有佛法,就看能不能用心在境界中感受到佛法的作用。内心有佛法的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很容易与佛法相应;在任何人面前,无论是面对法师还是一个不信佛的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恶人,都能激发出佛法的力量。《净心诫观法》云:“言诸恶者,谓五逆十恶、犯四重八重禁、谤诸贤圣、破正****、一阐提等,菩萨于此将为福田。何以故?同体大悲故。于三涂四趣,代诸众生受碎身等苦,软语引导,教令忏悔,慈心拔济,救令得乐,广开甘露,说微妙法,破彼恶业,善言诱示,令信十善,生人天处,复劝回向无上菩提。因是功德,菩萨道成,即名众生亦能度佛。”(卷第二) 反之,如果常常觉得别人做的事自己看不惯,别人说的话自己听不进去,自己的行为不能与别人相融合,那么肯定是你自己有烦恼、有问题,内心没有佛法。如果内心中没有法,没有善知识、善友,则看到的一切都是颠倒的、有问题的。我们之所以看到别人都是毛病,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内心有毛病。《六祖坛经》云:“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佛法是实实在在的,是能够落实和体验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能从身边的人和事上去体会佛法?佛法又究竟在哪里呢?有人认为佛法在经本里,可是经本只是一本书而已,拥有很多佛书不等于心中一定有很多佛法。有人认为佛法在录音带里,但录音带也只是一个卡带而已,不听的时候,内心的佛法还有吗?真正的佛法其实在人的心里,不在书上,也不在录音带上。佛法不在外部,佛法是自己内心的功夫,正所谓“心地法门”。《灵峰宗论》中说:“消文衍义,章句名相,教之枝末也。观心入证,教根本也。”(卷第四) 佛法到底是什么呢?佛法就是出离痛苦、烦恼和执著。我们的一切问题,都是在这种分别、比较、执著中产生的。如果内心中有佛法,我们走到哪里就会把安详和乐的气场带到哪里,让别人感受到佛法的阳光。若心里没有佛法,自己天天都在分别比较,时间一长不仅自己苦,身边的人也跟着苦,大家都苦。《入菩萨行论》云:“众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佛法是超越两边,超越对立的。任何对立在我们心中都能够融化,外在的种种问题和芸芸众生的烦恼在我们心中都能够消融,这才是佛法。一般人很容易陷于两边,比如这个人好、那个人坏;这件事情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这个人高、那个人低……,总之都是对立的,非此即彼。这都是世间法的观点,不是佛法的观点。《月灯三昧经》云:“于有无分别,净不净诤论,远离是二边,智者住中道。”(卷第二) 二、众生在自心,佛道是自性 佛法是修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说出来的只是语言文字。内心中有真正戒定慧的功夫,才有解除烦恼的办法。通过一定的修心次第,我们对佛法的体会才能越来越深刻。我们学大乘法,首先要信乐大乘,发菩提心,如《菩提道次第广论》说:“具慧者理从最初即入大乘。……入大乘门唯是发心。”(卷八)菩提心是希求成佛的心,如《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卷四十一)菩提心的前提是大悲心。大悲心是救度一切众生永离痛苦的心,有大悲心才会有坚固菩提心。《华严经》说:“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四十卷之卷第四十)月称菩萨《入中论自释》说:“大悲心又是菩提心与无二慧之根本,……如是广大佛果初中后三,唯大悲心为最要。具大悲心者,见他受苦,为救一切苦有情故,便发心曰:‘我当度此一切世间出生死苦,令成佛道。’又此誓愿,离无二慧不能成办,乃决定修无二智慧。故一切佛法之种子是大悲心。”《入中论善显密意疏》说:“乐大乘者,应先令心随大悲转;次依大悲,至诚引发众相圆满大菩提心;既发心已,则学菩萨诸行。”(卷第一) 要发真实大悲心,必须有出离心,即认识六道轮回生死过患,发心令自他出离生死轮回之苦。六道轮回包括三善道和三恶道,造善业投生三善道,造恶业投生三恶道。善道虽然有安乐,但不是恒常的,必定还会堕入恶道。由于烦恼和业报的系缚,人在轮回中不断投生,不断受苦。如《佛说如幻三昧经》说:“天上之快乐,安能得久如?复还堕地狱,因更无量恼。若习于贪欲,恩爱转炽盛,三界无安乐,勿志生死渊。”唯有依靠佛法的修学,出离轮回的惑业系缚,才是真正的安乐所在,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 我们常常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其中完整含摄了菩提心的内涵。智者大师《维摩经玄疏》云:“问曰:何名发菩提心?答曰:缘生灭四谛,起慈悲四弘誓愿,即是发菩提心也。”(卷第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复次,善男子!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劫海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萨皆应修学,三世菩萨所学处故。”(卷第七) 那么“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又如何理解?“自性众生誓愿度”,众生是内心中的众生,内心中觉得有众生需要我去帮助,需要我去度化。“自性佛道誓愿成”,佛道是内心中的佛道,而非存在于外部。《劝发菩提心文》说:“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 度自性众生,不是只度自己而不度众生。在菩萨的心中,众生与自心是合为一体的,众生就在心中,心中只有众生,没有人我之分,这才是自性众生。一般人对于《金刚经》所说的“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容易产生误解,以为是不度众生。蕅益大师在《金刚经破空论》中对此讲得很清楚: “论云:菩萨慈爱一切众生,同于己故。众生灭度,即我非他,是名爱摄。……一切众生,虽复无量,总不离我同体心性,是故名为自性众生。须知实无心外众生得灭度者,非不灭度自性众生、令证无余涅槃乐也。夫众生之界,本即大涅槃界,由迷妄故,生死浩然,譬如翳目,妄见空华,今令觉悟本灭,即名为度,非有此岸可离,非有彼岸可到。若不达一切众生即我心性,便生彼我之心,不能爱摄。……故‘实无’(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言,为遮心外计有众生,及遮心内计有生死实法,非谓都不誓度自心如幻众生。” 同样的,菩萨的缘法大悲、无缘大悲,也不是不缘众生去缘其他什么东西,其实所缘的都是众生,其中的差别在于所缘众生之相,缘法大悲缘的是众生的刹那生灭之相,无缘大悲缘的是众生的无自性之相。无论缘的是什么众生相,内心的作意都是要救拔一切众生出离苦海。《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中说: “不以行相,而以所缘境分别三种大悲(缘有情、缘法、无缘)。则知彼三,皆以欲令有情离苦为行相。虽亦同缘有情为境,而所缘不同。……应知缘法大悲,非但缘总有情,乃缘刹那起灭之有情。即缘刹那无常所差别之有情也。若能解有情刹那起灭,则必已遣除常一、自在有情之想,故亦能解定无离蕴异体之有情。尔时便知有情唯是五蕴和合假立,即缘蕴等法上假立之有情,故名缘法。此说无常有情仅是一例,即缘无实主宰之有情,亦是缘法所摄。实缘法上假立之有情,而但云‘缘法’者,是省略之称也。无缘大悲,亦非但缘总有情,乃缘自性本空之有情。所谓无缘者,谓无执实相心所著之境也,实是缘非实有所差别之有情,而但云‘无缘大悲’者,亦是简略之称。……此二大悲(缘法大悲、无缘大悲)亦以欲令有情离苦为行相。若以刹那生灭与无自性为行相,则于一大悲中,应有不同之二行相矣。以是安立彼二义所差别之有情,为大悲之所缘、成就此二大悲心者,由先知有情是刹那生灭及无自性,便能现起二差别相(刹那相与无自性相),非大悲心直缘彼二也。……此三大悲随缘某一所缘,皆以救拔一切有情出苦为相。”(卷第一) 如果我们认为众生和佛道都在外面,与自己的内心有距离,发心就不易稳固。因为当你看到外境对自己的发心付出毫无所动时,度众生的信心就会动摇,甚至退失。《大智度论》有一段舍利弗退心的公案: “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时有乞人来乞其眼,舍利弗言:‘眼无所任,何以索之?若须我身及财物者,当以相与!’答言:‘不须汝身及以财物,唯欲得眼。若汝实行檀者,以眼见与!’尔时,舍利弗出一眼与之。乞者得眼,于舍利弗前嗅之嫌臭,唾而弃地,又以脚蹋。舍利弗思惟言:‘如此弊人等,难可度也!眼实无用而强索之,既得而弃,又以脚蹋,何弊之甚!如此人辈,不可度也。不如自调,早脱生死。’思惟是已,于菩萨道退,回向小乘,是名不到彼岸。”(卷第十二) 内心有众生,才有度生的愿力。如果内心中认为没有人需要我帮忙,没有人需要我为他做事,没有人需要我为他讲佛法,那就是自性心中没有众生,这样众生就是外在的众生,而不是我们自性中的众生了。为什么很多大德祖师、古圣先贤能有那么大的力量去弘法利生?因为他们认为众生都是自己内心中的众生,需要自己去度。没有众生可度,自己也就没必要存在了。释迦牟尼佛就是如此,当要度的众生已经全部度完,而没有度的众生都已经种下得度的因缘,佛就涅槃了。这就是佛法,真真实实的佛法。《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云:“菩萨常以不懈退心,拔诸众生出生死泥到安稳处。”(卷第二)《菩提道次第广论》云:“欲令有情得乐离苦,慈悲无量,声闻、独觉亦皆有之。若自荷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则除大乘决定非有。故须发此心力强胜增上意乐。是故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乐、云何离苦,非为满足。须自至诚,荷此重担。”(卷第八) 三、苦乐生于内,心境本不二 苦乐皆由心生,要想获得真正的快乐,解决烦恼和痛苦,必须心向内缘。如《中阿含经》说:“不求内乐,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行,是故此法则有诤也。求于内乐,此法无诤,以何等故此法无诤?此法无苦、无烦、无热、无忧戚正行,是故此法则无诤也。”(卷第四十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此法,堪能住止阿兰若处。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驱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未来世中住阿兰若新发心者,亦复如是,若见色声香味触法,其心染著,是人不知烦恼根本,不知五境从自心生,即此名为未能善住阿兰若处,以是因缘,乐住寂静求无上道。一切菩萨摩诃萨等,若五欲境现前之时,观察自心。”(卷第七) 我们认识到的一切,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心。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对某人印象本来很好,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批评了你一通,你心里可能就会有相反的看法了,认为这个人如何不好。其实,认为这个人好,是当时你自己内心的行相——在这个时候,在你内心中他的行相是个好的行相,所以你认为他好。一段时间之后你认为这个人不好,是因为此时在你内心中他的行相是不好的行相。所以,我们认识的一切人、事、物,其实都只是认识自己心上的相,所认识的仅是外在种种境界在我们内心中的反映。《宗镜录》云:“一切法从心起故,所起无体,即是一心,何用说见与不见?根本是心故。又云:境本非善,但以顺己之情,便名为善;境本非恶,但以违己之情,便名为恶。故知妍丑随情,境无定体。既无自体,曷有境乎?唯心之门,从兹明矣。”(卷第六十七) 再譬如,两个人相处,甲认为乙对自己不好,乙却觉得两人关系很好。那两人的关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彼此都只是认识到自己的心相,问题其实都在自己心里,不在外境。《金刚三昧经》云:“善不善法,从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别。”《金刚三昧经论》云:“善不善法从心化生者,三业因行皆是心作故。一切境界意言分别者,六道果境无非意变故,由心乱不能制故,变作因果,流转苦海。”(卷第三) 唯识学把能够分别取相的心叫做见分,把外境在心中的行相叫做相分,见分和相分皆由心识变化而成,因而我们所认识到的是自己的心相,而不是真正的外物本身。《唯识三十论颂》云: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成唯识论》云:“是诸识者……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实我法离识所变皆定非有,离能所取无别物故,非有实物离二相故。是故,一切有为无为,若实若假,皆不离识。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此能转变,即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谓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执境,名所分别,即所妄执实我法性。由此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别实我法性决定皆无。”(卷第七) 很多问题看起来似乎是外境造成的,其实根源都在于心。比如一个人本来身体很健康,但是有一天检查出来得了绝症,这个人认为自己没救了,精神一下子崩溃,身体状态急转直下,甚至危在旦夕。结果事后医院发现是误诊,这个人的身体很快又恢复正常了。可见,真正使他身体出毛病的不是绝症本身,而是他内心对绝症的恐惧。有的人虽然得了重病,但是心态很乐观,没把毛病压在心上让自己整天喘不过气来,身体反而一直都没事。心态很重要,学佛就是要培养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境随心转,心生万法,而不是心被境牵,万法壅心。《宗镜录》有一段公案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且如梦中,实无蛇螫,识心才变,怖境枞然,如同蛇螫。若觉中实被蛇螫,疑心不生,亦不为害。近闻世间有人,于路被毒蛇螫胫,其人自见为是树椿所伤,行经三十余里,毒亦不发。忽遇禁蛇之人,指云:‘汝被毒蛇螫了!’才闻是语,疑心顿起,毒发便终。若执心外实有毒蛇之境,心未生时,毒何不发?故知心外无境,蛇毒不能杀人。心毒起时,自能成害。是以境无心有,境便现前;境有心无,境终不现。例一切法,悉亦如然,可验唯心,成就宗镜。”(卷第七十八) 众生因为迷失自心,颠倒取相,所以才沉沦轮回苦海,不能自拔,如《楞伽经》说:“彼不知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自心现境界,计着外心现境界,生死轮常转。”(卷第一)学习佛法,就要帮助自他解决问题,处理内心中的种种苦恼、烦恼和问题。所以心必须向内缘,心向内缘才不会向外看,才能看清楚我们内心的行相,才能知道我们的心是清净的还是杂染的,是善法还是恶法。外在的境界只是一种外部存在,它如何反应到我们内心中才是重要的,就如同拿照相机去拍照,怎么取景就很关键。心向内缘,就是要更加深刻地去认识内心中的佛法,认识到自己的心是怎么取相的。《妙法圣念处经》云:“一切业报身,离心不可得,是故降伏心,当获无尽果。汝速勤修进,调伏离执迷,满善得随心,究竟获安乐。心若恒调伏,永不增诸过,智者善伏心,诸苦不能害。”(卷第五)《入菩萨行论》说:“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若纵狂象心,受难无间狱,未驯大狂象,为患不及此。若以正念索,紧拴心狂象,怖畏尽消除,福善悉获至。” 我们的心不可拒绝外在的境界。即使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依然可以看到墙壁;即使把眼睛闭起来,依然可以看到黑暗;一直看着黑暗就会想什么时候把眼睛睁开——我们的心是关不住的。修行佛法的目的就是通过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来解决外在的问题。内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外在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好。这是关键点,我们必须认识清楚。 四、信心去疑惑,如理调作意 内心如何与佛法相应而解决问题呢?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养我们的信心。去除怀疑,才能真正体现出佛法的作用。疑是五盖之一,盖的意思就是遮盖善法。疑心如同毒药,能够污染内心的善法种子。随着疑心在内心一点一点积累和扩散开来,内心就逐渐丧失了佛法的力量和进步的动力,因此要着意对治。《杂集论》说:“能令善品不得显了是盖义,覆蔽其心障诸善品令不转故。”(卷第七)《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说:“疑结者,谓于谛犹豫。疑结所系故,于佛法僧宝妄生疑惑。以疑惑故,于三宝所不修正行。以于三宝所不修正行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苦相应。”(卷第四) 有人学佛之后,懂了一些业果的道理,很怕因为自己犯的一些错误而在后世堕入三恶道中,结果一天到晚心神不宁,内心根本安住不下来。其实这是自己吓唬自己,问题也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什么对恶业感果的恐惧不能转化到修学善法上呢?原因在于对三宝的信心不够,没有真正相信三宝完全有能力救护我们,也没有真正相信三宝具有大慈悲心而不弃舍我们,更没有信心按照佛菩萨的教导认真去做。《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设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后当生恶趣,而起怖畏,能从其中救拔归处,是为三宝。……佛是皈依大师,僧是皈依正行助伴,故正皈依是为法宝。若能得此,解脱畏故。最下法宝,亦是由其初修业时,远一分过,修一分德,断证二事,倍转胜进而为安立,非离此外,忽从他来。”(卷第四) 信心将使内心清净。没有信心,内心就不能清净,就会浑浊,从而跟恶法相应。《俱舍论颂疏论本》说:“信者,澄净也。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心有信珠,令心澄净。……不信者,令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卷第四) 信心是善法的根本、佛法的源泉,将使内心中源源不断产生出向上的力量。这是因为信心是一种大善地法(十个大善地法: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瞋、不害、勤),能够遍一切善心。当内心中生起善心时,会有一分信心存在;内心中有一分信心生起,则其它善法也会相应引生。《俱舍论颂疏论本》云:“信等(大善地法)具此两义:一则唯是善性,二则遍一切善心。”(卷第四)《成唯识论》说:“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卷第六)反之,不信是大烦恼地法(六个大烦恼地法:痴、逸、怠、不信、昏、掉),会承载引生其它烦恼。如果心里没有信心,各种烦恼乃至恶业会接踵而至。如《成唯识论》说: “云何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惰依为业,谓不信者多懈怠故。不信三相翻信应知,然诸染法各有别相,唯此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是故说此心秽为性。由不信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非别有性。若于余事邪忍乐欲是此因果,非此自性。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卷第六) 因为信心有极大的功德,所以在佛经中被数数宣说,如《华严经》说:“信能惠施心无吝,信能欢喜入佛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信令诸根净明利,信力坚固无能坏,信能永灭烦恼本,信能专向佛功德。信于境界无所著,远离诸难得无难,信能超出众魔路,示现无上解脱道。信为功德不坏种,信能生长菩提树,信能增益最胜智,信能示现一切佛。”(八十卷之卷十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 “菩萨声闻化众生,如大河水流不竭;众生无信化不被,如处幽冥日难照。如来月光甚清涼,能除众暗亦如是;犹如覆盆月不照,迷惑众生亦如是。法宝甘露妙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有信服药证菩提,无信随缘堕恶道。菩萨声闻常在世,无数方便度众生,若有众生信乐心,各入三乘安乐位。”(卷第三) 有些人可能没有学多少理论,但是他内心中佛法的力量很坚定,从来没有怀疑,这是真正有佛法的表现。有的人学了许多理论,但是仍然半信半疑、将信将疑,乃至很多时候根本就不信,那么他学的这些理论都跟佛法没有关系。理论没有化为内心的真实感受,那么理论还是理论,不信还是不信。当然,不必因有些疑心而自暴自弃,信心的培养一般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贯彻于整个生命之中,通过不断熏习和巩固而获得。 有了信心,就容易如理作意。如理作意能够帮助我们增长内心的佛法。如理作意就是要把烦恼的心转化为跟佛法相应的心,使心中不起恶法,乃至把烦恼转为增长内心佛法力量的增上缘。《大宝积经》云: “云何名为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乃至摄持于心平等安住?舍利子!所言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便生欲乐勇猛策励者,是谓如理作意故;发勤精进者,是谓不舍如理作意故;摄持于心平等安住者,是则名为如理观察。何以故?由如理方便故,恶不善法不复现行。”(卷第五十三) 比如一盘很普通的菜,只要善加调味,可以非常好吃。反之,虽然是一盘非常好的山珍海味,但是味道调错了,就非常难吃。境界就像是饭菜,如理作意就像是好的调料。不管好坏顺逆各种境界,只要懂得去如理作意,内心都可以得到佛法的加持与力量。如《顺正理论》云:“受类饮食,增益损减有情身故;想同助味,由取怨、亲、中平等相。”(卷第三)《俱舍论记》云:“受类饮食,增益损减有情身故,故次说受。求得食已不可独进,次求助味谓菹盐等。想同助味,由取怨、亲、中平等相,助生受故,故次说想。”(卷第一) 如理作意需要树立最基本的业果概念,笃信业果法则真实不虚。相信业果,不是让人变得消极逃避,而是让人更加积极乐观。因为未来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取决于自己当下的种因。《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说:“信业报故,于一切善法中如理作意。”(卷第二)《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说: “云何菩萨如理相应修习佛法?如理者,名入缘生。何以故?如彼彼因缘,感彼彼果报。谓如布施因,获大财富;……尸罗是生人天之因;……忍辱柔和为庄严身口意之因;……精进为能引摄一切佛法之因;……禅定为于正知之因;……般若多闻为大慧之因;……如是能于一切善法,知如是因,感如是果,是名因缘如理作意。”(卷第三) 反之,不如理作意是所有烦恼的根本和一切过失的先导。由于意识不到自己的认识角度出了问题,障碍了内心清净善法的出现,那么内心就没有佛法,不可能有安住的力量。《佛说未曾有正法经》说:“又问:‘即此无明,孰为根本?’佛答曰:‘不如理作意是为根本。’”(卷第三)《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说:“云何是因?云何是缘?谓即一切众生诸杂染中,不如理作意是因,无明是缘;无明为因,行为缘;行为因,识为缘;……一切烦恼诸根本,源由不如理作意,从是因缘生有支,佛善了故为开晓。”(卷第十二)《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说:“菩萨于彼因缘,若有动念思惟,不如理作意,皆是魔作。”(卷第七)法称论师《释量论自释》说:“生起一切过失之先行者,谓乃不如理作意故。身等虽为因法体,然于诸单独中无有功能故。” 五、师友增上缘,事业利众生 牢记心向内缘,在与师友的互动中就可以实现辗转增上。辗转增上就是人与人、人与事在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互相促进,不断增上,不断进步,越来越好。 在师友团体中学习承担,是磨炼自己心性的最好机会。《净心诫观法》说:“经云:‘此国一日修道,胜他方一劫。’何以故?此中多恼害,能忍者希,虽忍诸苦,功德易长;净土无恼,佛道难成。”(卷第二)虽然大家都是好心,但是在做事过程中,还是会因为意见和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种种摩擦和不愉快。这时要及时调整自己,心向内缘,以佛法反观内心,并在承担中逐步走向成熟。如果一承担就跟大家闹矛盾,就是不成熟的表现。原因在于内心有烦恼,对别人没有包容心,不能容纳别人的观点和意见。所以,要在承担中成熟自身、包容他人。 很多人都不缺知识、学问和技能,既有能力,又会办事,但并不意味着他的修行就一定好。关键看他是否能在承担中真正认识到佛法的本源,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并运用佛法。如果自己感受不到佛法,那么对周围的人事和环境就容易产生诸多不满和抱怨,比如觉得“庙里来的人怎么这么少”、“为什么只有自己干,别人都不帮忙”等,这些其实都是自己内心有躁动、烦恼和问题的表现。长此以往,也就难以坚持学下去了。 学佛修行、建设团队、承担佛法事业,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菩萨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蕅益大师在《楞严经玄义》中说:“菩提心秪是悲智双运,上求自性佛道名智,下化自性众生名悲也。”(卷第二)上求佛道,就是时时刻刻保持对三宝、佛法的希求心;下化众生,就是要去帮助无数有苦、有难的众生。无论打坐也好,诵经也好,研究教理也好,都是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有了这样的发心,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动力无穷。《华严经》说:“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最胜药,服之延龄,长得充健,不羸不瘦,不老不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服菩提心最胜智药,住无数劫生死之中修菩萨行,心无疲厌,亦无染着。”(四十卷之卷第三十六)《劝发菩提心文》说:“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做佛教事业,都是为成就众生修学佛法的因缘而做,不是仅出于个人的兴趣。圆满成办一件事情是非常辛苦的,需要很多缘起的配合,需要众人的携手合作。例如为办好一台晚会,有许多工作人员在幕后默默付出,演员费很大的心力来排练,道具师花很多功夫做道具,导演协调方方面面的事务……。大家在一起做事非常不容易,而得以做成、做好是因为大家心中有愿力,都想把这件事情做成、做好。省庵大师的话是对我们很好的策励:“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劝发菩提心文》)修学佛法,内心里要有菩提大愿,才能不畏困难,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一步步成就深广利生事业。
文章来源:《法音》2011年第5期
版权所有:药师经真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