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沙鳖、石蛙、蛤蜊、蜈蚣的生活习性 1、沙鳖的生活习性 沙鳖又叫山瑞鳖、山瑞,呈椭圆形,体扁平,体表覆以柔软的草质皮肤,无角质盾片,骨板不外露,周边有柔软的肉质裙边,腹甲比背甲小,头尾完全可以伸入甲内,颈基部两侧各有一团大肉瘤,背甲隆起呈褐色或灰绿色,腹甲呈白色且有黑斑块,生长快,个体大,一般个体重8~10公斤,最大有50公斤。山瑞与水鱼的不同特点:一是前者性情温顺,不咬人,不殴斗,行动较迟钝;后者较凶残,幼鳖会咬人或互斗,爬行十分敏捷。二是山瑞颈部两侧和背甲前缘有瘤状突起,皮肤粗糙;鳖则皮肤光滑,无瘤肉突出。 山瑞白天多栖息于山涧、溪道、水沟、河湖、池沼等草丛的沙泥中,喜欢钻入泥沙中,所以又叫沙鳖。它是一种变温动物,当水温下降到10℃以内,便潜伏在沙石底下冬眠,当水温回升到18~20℃,便苏醒过来开始觅食。山瑞在水温为24~32℃时,食欲最旺,生长最快。在自然界它主要吃小鱼虾、昆虫、螺蚬肉,还爱吃禽畜肉脏、蚯蚓、蝇蛆、菜梗、瓜果皮,也爱吃人工配合饲料。 2、石蛙的生活习性: 石蛙又称棘蛙、石蛤蟆、石鸡,属两栖纲蛙科。 形态特征:石蛙形似黑斑蛙,但比黑斑蛙粗壮肉肥。成蛙一般体长10~13厘米,体重150~250克,大的可达400克以上,头宽大于头长。皮肤粗糙,背部皮肤呈暗灰色,有许多疣。雄性背部有长短不一的窄长疣,疣上有小的黑刺。石蛙不仅背部有疣,头、四肢、背面、体侧也布满小的圆疣,疣上还有分散小黑棘。雄体的胸部长有分散的角质黑丁肉刺,固又名棘胸蛙。雄性前肢较粗壮,指端圆,略膨大,第一指基部尤为粗大,雌性腹面皮肤光滑,没有黑刺。石蛙的头又宽又扁,吻端圆并且突出于下颌,吻棱不很明显,两鼻孔之间距离与两眼间距离几乎相等。 石蛙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
,长栖息于海拔150~1000的密林峡谷间、溪流中、石窟里、岩沟内,昼伏夜出,喜在水上觅食,畏烈日。每年11月底至翌年4月中旬为冬眠期。它在气温25~30度时生长最快。它主要捕食各种昆虫,如椿象、蚱蜢、金龟子、天牛、蚂蚁、叩头虫及螺虾、泥鳅和嫩草根等。人工养殖可投喂蚯蚓、黄粉虫等。5~9月为石蛙的繁殖季节,每年交配产卵3次。雌蛙年产卵量为500~1000粒,一般产于瀑布下方的树根或石上,有时则附着在水沟的石上或水生植物上。卵很大,平均直径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卵质膜厚、粘性强,很多卵粘附在一起呈索状浮在水中或附着在水中的物体上。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胚胎发育较慢,经22天开始孵化出小蝌蚪。蝌蚪生活在山溪水坑内的大石缝间或碎石堆内。 3、蛤蜊的生活习性 青蛤俗称蛤蜊、哈皮、圆蛤、黑蚬。 青蛤的贝壳近圆形,壳质薄而坚,两壳相等。壳顶突出位于脊侧中央,尖端前方弯曲,壳面有同心生长轮,细而密。壳表颜色有白色、棕色、黄色和黑色,1厘米以下的幼贝多呈紫色。 青蛤分布在我国南北沿海和河口沿岸的潮间带,多生活在近高潮区和中潮区的泥沙滩涂中。朝鲜、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青蛤是一种广温、广盐性贝类。青蛤的适应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抗污能力。对底质要求比较广,粗沙、泥沙、粉沙都能生长。多栖息在潮流畅通,水质清晰,有淡水流入,底栖硅藻比较丰富的近高潮区和中潮区上部的泥沙中。青蛤的壳色与底质环境密切相关,含泥多的底质,壳色呈黑色、粉沙质多呈白色。青蛤营埋栖生活,生活时以壳的前端向下,后端朝上,以足钻穴,埋于泥沙中。青蛤的水管较长,约为体长的2~3倍,退潮后滩面上会留下一个椭圆形的小孔。埋栖的深度随着季节,个体大小及底质状况而有所差异,一般深度为9~16厘米。夏季埋栖较浅,冬季较深,在同一季节,细粉沙底质的青蛤要比沙质、泥质里的栖埋得深,个体大的要比个体小的埋得深。在未干露时,青蛤在穴内,双壳微张,足和水管伸出,靠近排水管摄取食物和排泄。青蛤的迁移性较小。 青蛤为滤食性贝类,自然海区的贝类主要以底栖硅藻为主。也摄食部分有机碎屑、挠足类残肢等。冬季气温较低,青蛤双壳紧闭,很少摄食。3月份后,摄食逐渐旺盛。生长较快。青蛤的最适生长水温是24~30°C,此时水管全部伸出,伸缩频繁,说明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摄食活动越强,新陈代谢越旺盛。青蛤的胃含物与外界的饵料品种完全一致,说明青蛤对食物的种类没有严格选择性。 青蛤为雌雄异体,满一年可达性成熟,每年性成熟一次。一般当水温达到25~28°C时,性腺发育到最高峰,性腺发育可分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 青蛤性腺,雄性呈乳白色或淡黄色,雌性呈粉红色。成熟精子活跃,卵子呈圆球。 青蛤繁殖高峰多在大潮汛,精卵不断成熟,不断向外排放。 青蛤生长速度与季节,个体大小及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稚贝到1龄贝,生长较快,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逐渐减慢。1龄贝最大可长到2.5厘米左右,2年一般可长到3.0厘米以上。 4、蜈蚣的生活习性 1、喜群居: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2、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 3、喜欢阴暗潮湿。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的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4、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 白天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靠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靠触角来搜捕猎物进行觅食。 5、具有舔舐的习性 蜈蚣用第1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2小颚末节背面上刷状的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得干干净净。 6、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活动常与温度相关。蜈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当温度为11℃~15℃时,蜈蚣的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蜈蚣则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可是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暂停下来。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时,体内失水太多,则使身体干枯而死亡。 7.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窝土湿度为10%~20%时,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动最为活跃,这是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湿度。 蜈蚣属肉食性动物,其性凶猛,不但吃食弱小动物,还敢向比它大几倍的动物进攻。蜈蚣喜食各种昆虫,如蟋蟀、蝗虫、金龟子、稻苞虫、蚱蜢、蜘蛛及各种蝇、蜂类的卵或蛹,也爱吃蚯蚓、蜗牛、蛞蝓,此外也会捕食蜥蜴、壁虎、蛙类、小鱼等。当食物缺乏或水分减少之时,也会吃西瓜、黄瓜、苹果等多汁瓜果,以及幼嫩青草、蔬菜等来维持生命活动。 蜈蚣有饮水的习
性,人工饲养蜈蚣时需供给清洁的饮水,可把饮水装在浅盘中,让其自由饮水。 蜈蚣雌雄异体,异体受精,卵生,有孵卵和育仔的习性。蜈蚣的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产卵、孵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