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误会 佛法正见非想当然 此文为弘一大师1938年11月27日(戊寅年十月六日)在福建安海金墩宗祠的演讲。大师鉴于世人对于佛法的误解、疑虑很多,于是重点澄清了世人对佛法误会最深的10个方面,向人们说明了佛法的真实面目。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之,非是讲者之创论。所疑固不限此,今且举此十端耳。
一、佛法非迷信
近来知识分子,多批评佛法谓之迷信。
我辈详观各地寺庙,确有特别之习惯及通俗之仪式,又将神仙鬼怪等混入佛法之内,谓是佛法正宗。既有如此奇异之现相,也难怪他人谓佛法是迷信。
但佛法本来面目则不如此,决无崇拜神仙鬼怪等事。其仪式庄严,规矩整齐,实超出他种宗教之上。又佛法能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与以正信,岂有佛法即是迷信之理。
故知他人谓佛法为迷信者,实由误会。倘能详察,自不致有此批评。
二、佛法非宗教
或有人疑佛法为一种宗教,此说不然。
佛法与宗教不同,近人着作中常言之,兹不详述。应知佛法实不在宗教范围之内也。
三、佛法非哲学
或有人疑佛法为一种哲学,此说不然。
哲学之要求,在求真理,以其理智所推测而得之某种条件即谓为真理。其结果,有一元、二元、唯心种种之说。甲以为理在此,乙以为理在彼,纷纭扰攘,相非相谤。但彼等无论如何尽力推测,总不出于错觉一途。譬如盲人摸象,其生平未曾见象之形状,因其所摸得象之一部分,即谓是为象之全体。故或摸其尾便谓象如绳,或摸其背便谓象如床,或摸其胸便谓象如地。虽因所摸处不同而感觉互异,总而言之,皆是迷惑颠倒之见而已。
若佛法则不然,譬如明眼人能亲见全象,十分清楚,与前所谓盲人摸象者迥然不同。因佛法须亲证“真如”,了无所疑,决不同哲学家之虚妄测度也。
何谓“真如”之意义?真真实实,平等一如,无妄情,无偏执,离于意想分别,即是哲学家所欲了知之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也。夫哲学家欲发明宇宙万有之真象及本体,其志诚为可嘉。第太无方法,致罔废心力而终不能达到耳
。
以上所说之佛法非宗教及哲学,仅略举其大概。若欲详知者,有南京支那内学院出版之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一卷,可自详研,即能洞明其奥义也。
四、佛法非违背于科学
常人以为佛法重玄想,科学重实验,遂谓佛法违背于科学。此说不然。
近代科学家持实验主义者,有两种意义。
一是根据眼前之经验,彼如何即还彼如何,毫不加以玄想。
二是防经验不足恃,即用人力改进,以补通常经验之不足。
佛家之态度亦尔,彼之“戒”“定”“慧”三无漏学,皆是改进通常之经验。但科学之改进经验重在客观之物件,佛法之改进经验重在主观之心识。如人患目病,不良于视,科学只知多方移置其物以求一辨,佛法则努力医治其眼以求复明。两者虽同为实验,但在治标治本上有不同耳。
关于佛法与科学之比较,若欲详知者,乞阅上海开明书店代售之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着者王小徐,曾留学英国,在理工专科上迭有发现,为世界学者所推重。近以其研究理工之方法,创立新理论解释佛学,因着此书也。
五、佛法非厌世
常人见学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与世人罕有往来,遂疑佛法为消极的、厌世的。此说不然。
学佛法者,固不应迷恋尘世以贪求荣华富贵,但亦绝非是冷淡之厌世者。因学佛法之人皆须发“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抱热心救世之宏愿,不惟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任事之准备者,甚相似。
由是可知谓佛法为消极厌世者,实属误会。
六、佛法非不宜于国家之兴盛
近来爱国之青年,信仰
佛法者少。彼等谓佛法传自印度,而印度因此衰亡,遂疑佛法与爱国之行动相妨碍。此说不然。
佛法实能辅助国家,令其兴盛,未尝与爱国之行动相妨碍。印度古代有最信仰佛法之国王,如阿育王、戒日王等,以信佛故,而统一兴盛其国家。其后婆罗门等旧教复兴,佛法渐无势力,而印度国家乃随之衰亡,其明证也。
七、佛法非能灭种
常人见僧尼不婚不嫁,遂疑人人皆信佛法必致灭种。此说不然。
信佛法而出家者,乃为僧尼,此实极少之数。以外大多数之在家信佛法者,仍可婚嫁如常。佛法中之僧尼,与他教之牧师相似,非是信徒皆应为牧师也。
八、佛法非废弃慈善事业
常人见僧尼唯知弘扬佛法,而于建立大规模之学校、医院、善堂等利益社会之事未能努力,遂疑学佛法者废弃慈善事业。此说不然。
依佛经所载,布施有二种,一曰财施,二曰法施。出家之佛徒,以法施为主,故应多致力于弘扬佛法,而以余力提倡他种慈善事业。若在家之佛徒,则财施与法施并重,故在家居士多努力作种种慈善事业,近年以来各地所发起建立之佛教学校、慈儿院、医院、善堂、修桥、造凉亭乃至施米、施衣、施钱、施棺等事,皆时有所闻,但不如他教仗外国慈善家之财力所经营者规模阔大耳。
九、佛法非是分利
近今经济学者,谓人人能生利,则人类生活发达,乃可共享幸福。因专注重于生利。遂疑信仰佛法者,惟是分利而不生利,殊有害于人类,此说亦不免误会。
若在家人信仰佛法者,不碍于职业,士农工商皆可为之。此理易明,可毋庸议。若出家之僧尼,常人观之,似为极端分利而不生利之寄生虫。但僧尼亦何尝无事业,僧尼之事业即是弘法利生。倘能教化世人,增上道德,其间接直接有真实大利益于人群者正无量矣。
十、佛法非说空以灭人世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
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义。故须兼说空与不空两方面,其义乃为完足。
何谓空及不空。空者是无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业。虽知无我,而能努力作救世之事业,故空而不空。虽努力作救世之事业,而决不执着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实了解,乃能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作种种之事业无有障碍也。
又若能解此义,即知常人执着我相而作种种救世事业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间促,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于佛法之空义十分了解,如是所做救世事业乃能圆满成就也。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着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之建设乃得实现。
信能如此,若云牺牲,必定真能牺牲;若云救世,必定真能救世。由是坚坚实实,勇猛精进而作去,乃可谓伟大,乃可谓彻底。
所以真正之佛法先须向空上立脚,而再向不空上作去。岂是一味说空而消灭人世耶!
以上所说之十疑及释义,多是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其大意。诸君闻此,应可免除种种之误会。
若佛法中之真义,至为繁广,今未能详说。惟冀诸君从此以后,发心研究佛法,请购佛书,随时阅览,久之自可洞明其义。是为余所厚望焉。
译文:
想挽救当今的世道人心,人人都知道应当推崇佛法。但是对佛法有疑问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学习佛法的人,应该先对这种疑问解释清楚,然后才能着手学习佛法。
以下所列举的十种疑惑以及对此的解释,大半是采取近现代人的说法来叙述的,不是我的创论。对佛教的疑惑还不限于这些,现在就仅仅只说十种。
一、佛法不是迷信
近来的知识分子,大多爱批评佛教就是迷信。
我们详细观察一下各地的寺庙,确实有些特别的习惯和通俗的仪式,将神仙鬼怪等东西混入佛法之中,并且还说是正宗佛法。既然有这种奇特现象,也难怪别人说佛法是迷信。
然而佛法的本来面目却不是这样,决无崇拜神仙鬼怪等事。其仪式庄严,规矩整齐,确实超出于其他宗教之上。另外佛法还能以正信破除世间一切迷信,哪有佛法就是迷信的道理。
因此认为佛法是迷信的人,纯属误会。如果能仔细考察,就不会有这种批评。
二、佛法不是宗教
也有人疑惑佛法是一种宗教。这种说法也不正确。
佛法与宗教不同,近现代人的着作中常常提到,我在这里就不详述了。应该知道佛法确实不在宗教范围之内。
三、佛法不是哲学
也有人疑惑佛法是一种哲学。这种说法也不正确。
哲学的目的,在于求真理,用人类理智推测得到某种条件就是真理。其结果,有一元、二元、唯心等种种说法。就如甲以为真理在此,而乙以为真理在彼,往往互相矛盾,纷纭驳杂。但是无论如何尽力推测,总是在错觉的道路上。就像盲人摸象,他生平从未见过大象的形状,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就以为摸到的是大象的全体。因此有的摸到象尾就说象像麻绳,有的摸到了象背就说象像木床,有的摸到了象的胸脯就说象像大地。虽然因为所摸到的部位不同因而感觉就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都是些迷惑颠倒的见识而已。
佛法就不同。就像明眼人能亲见全象,十分清楚,与上面说的盲人摸象完全不同。因为佛法必须亲证“真如”,不能有半点疑问,和哲学家的虚妄推测是绝不相同的。
“真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世间事物都是平等的,人心不能有妄情,不能有偏执,放弃意想出来的区别,这就是哲学家所想知晓的宇宙万有之真相和本体。哲学家想发明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志向可嘉。因为太无方法,最后往往费尽心力而终达不到目的。
以上所说的佛法既非宗教也非哲学,仅仅简略说了它的大概。如果想知详情,有南京支那内学院出版的《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一卷,可以自己详细研究,就能透彻了解其中的奥义。
四、佛法并不违背科学
平常人以为佛法重玄想,科学重实验,因此说佛法违背科学。这种说法不正确。
近代科学家秉持实验主义,有两种意义。
一是根据眼前的经验,是怎样就是怎样,毫不加以玄想。
二是为防止经验不牢靠,就用人力来加以改进,以弥补通常经验的不足。
佛家的态度也是这样,佛家说的“戒”“定”“慧”三无漏学,都是改进通常的经验。但科学改进经验重在客观的物件上,佛法改进经验重在主观的认识上。比如有人患有眼疾,视力不好,科学只知道用移植器官的方法来求得视力的恢复,佛法则是通过努力医治眼睛来使视力重见光明。这两者虽然都是实验,但在治标治本上是完全不同的。
关于佛法与科学的比较,如果想了解详情,还望阅读上海开明书店代售的《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着者王小徐,曾经留学英国,在理工专科上多有创见,为世界学者所推重。近来他以研究理工的方法,创立新理论解释佛学,因此写了这本书。
五、佛法并不厌世
平常人看见学佛法的人,多居住在山林,与世俗之人少有往来,便疑心佛法是消极厌世的。这种说法不正确。
学佛法的人,固然不迷恋尘世的荣华富贵,但也绝不是冷漠厌世的人。因为学佛法的人必须怀有“大菩提心”,以一般人的苦乐为苦乐,抱有热心救世的宏愿,不仅不消极,而且是积极分子中的积极者。即使居住在山林之中,也不是贪恋山林的清福,而是在勤奋修“戒”“定”“慧”三学来为将来出山拯救世人做准备。与世俗的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在社会上谋职业做准备,是相似的。
因此可知说佛法是消极厌世的人实在是误会了。
六、佛法并非不利于国家的兴盛
近来的爱国青年,信仰佛法的少。他们认为佛法传自印度,印度因此而衰败,于是怀疑佛法与爱国行为是互相妨碍的。这种说法不对。
佛法的确能辅助国家,使其兴盛,与爱国行为不相妨碍。印度古代有最信仰佛法的国王,比如阿育王、戒日王等,因为信奉佛教使国家兴盛统一。以后婆罗门等旧教复兴,佛法渐渐地失去势力,导致印度这个国家也随之衰亡,就是明证。
七、佛法不会使人类灭种
平常人见僧尼不婚娶不嫁人,于是怀疑信奉佛教会招致灭种。这种说法不对。
信奉佛法的出家人,就是僧尼,但这些人在人群中是极少数,大多数在家里信奉佛法的人仍可以一如平常婚嫁。佛法中的僧尼与其他教的牧师相似,并不是做信徒就一定要当牧师。
八、佛法并不废弃慈善事业
平常人见僧尼只知道弘扬佛法,而对建立大规模的学校、医院、慈善等有利于社会的事未能尽僧尼一份力,便怀疑学佛法的人废弃了慈善事业。这种说法不是事实。
据佛经记载,布施有两种,一种是施与财物,一种是施与佛法。出家的佛教徒,以法施为主,因此应该多致力于弘扬佛法,而以余力来提倡其他慈善事业。如果是在家修行的佛教徒,则应该财施与法施并重,因此在家修行的人要多努力做种种慈善事业,近年来各地发起建立佛教学校、慈儿院、医院、善堂、修桥、造凉亭乃至施米、施衣、施钱、施棺等事,都时有所闻,但是这些都不如其他宗教仰仗外国慈善家的财力所经营的规模大。
九、佛法并不是社会的寄生虫
今天的经济学者,认为人人都能生产创造,那么人类的生活就会发达,就可以共享幸福。因此专注于生产创造的事情。于是怀疑信奉佛法的人,只是分享成果而不创造成果,对人类社会是有害的,这种说法误会太大。
如果是在家信仰佛法,并不挑剔职业,士农工商都可以做。这个道理是明显的,不需要讨论。对于出家的僧尼,在平常人看来,他们是分享成果而不是创造成果的寄生虫。但是僧尼又何尝没有事业呢,僧尼的事业就是弘扬佛法,造福众生。如果他们教化世人,增强道德,那么对于人群间接直接产生的大利益也可以说是数不尽的。
十、佛法并不会因说空毁灭人世
平常人因为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就怀疑佛法只是一味地说空。如果信仰佛法的人多了,将来人世就必然要消失了。这种说法不对。
大乘佛法,都论说空与不空两方面。即使专门说空,其实也含有不空的道理。因此必须兼顾空与不空两方面,意义才能完整。
什么是空与不空呢?空就是无我,不空就是救世的事业。虽然知道无我,还能努力从事救世的事业,所以空就是不空。虽然努力作救世的事业,但是决不执着于有我,因此不空就是空。如果确实了解了这一层意思,就能知道发扬无我的伟大精神其实并不妨碍做种种事业。
另外如果理解这层含义,就知道平常人执着于自我而做种种救世事业时,往往能力薄,范围小,时间仓促最后不彻底。如果想能力强大,范围大,时间长久而且彻底的话,必须对佛法中空的义理要十分了解,这样来做救世的事业才能成就圆满。
因此知道所说的空,就是要将平常人所执着的自我之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用无我的精神努力切实地做种种事业。也如同在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习惯一一推翻,然后才能实现更好的建设。
如果相信这个道理,遇上牺牲的事必定真能去牺牲;需要救世时必定真去救世。因此才会脚踏实地、勇猛精进地去做这些事,才会做得伟大而彻底。
所以真正的佛法必须是先在“空”字上立脚,然后向不空上做去。哪会是一味说空而消灭人世啊!
以上所说的十种疑惑以及对此作出的解释,多半是采取近人所说而叙述的大意。诸位听到,可以消除种种误会。
至于佛法中的真义,十分繁广,今天不能详细说尽。只希望诸君从此以后专心研究佛法,购买佛教图书,随时阅览,时间长了自然会洞明其中真义。这是我对你们所寄予的厚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