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谢谢法师非常精彩的开示,这个“其意自净”很有意思。
净土宗常常说有净土三经,就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还有《阿弥陀经》,加上《往生论》,就是三经一论。另外一个说法:加上《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还有《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就成为净土五部经,加上《往生论》,是五经一论。
刚才说的依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其实很简单,很纯粹,主要把握的就是念佛,然后要有信心,要发愿。但是净土宗有三经一论或是五经一论,好像也很深奥的,比如《观经》就提到十六观等很多修行方法。一方面,只要一心念佛、仰靠他力,这么简单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另一方面,念佛之外,又讲了三经(五经)一论、十六观等很多修行方法,对修行人来讲,应该怎么理解呢?是不是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入手方便呢?
【净宗法师】
是。这个问题非常好。这个问题,善导大师已经帮我们回答了。
首先,佛教的经典确实特别多。即使净土宗,刚才举了三经、五经、一论,其实不只这么多,据统计,大概有两百多部经典都提到了阿弥陀佛的净土。这对于初学者来讲,确实是阅读量够大的。这些经典的内容,也讲得很多:有的讲忏悔,有的讲修行六念,又比如《观经》讲了三福等等。所以我们会问到底应怎么抉择呢?
善导大师就把这所有的行持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作“诸行”,或者叫作“定散二善”;一类就是“一向专念”,就是念佛。
定散二善就是定善和散善的修行方法。定善的修行方法包括一切禅定的、止观的,只要是修定的,通通属于定善,这个要求比较高。而散善就未必要求有禅定的心,在散乱心当中也都可以的。比如持戒,比如孝养父母,也未必说要打坐孝养父母。这样修行的善,称为散善。
修定散二善,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善导大师称之为“要门”,这样也是可以往生的。但是,它还是有某种要求,就是说,你还是要能够做到某种程度。同时,《观经》里讲,要有三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这样才可以往生。
但还有一些人连这些也做不到,那怎么办呢?佛陀就特别慈悲地开出了念佛名号的法门。
我们来看《观经》,善导大师以《观经》开出净土宗,以《观经》来统摄佛所说的一切教典。因为佛所说的教典,再怎样广泛,修行内容不过是定善和散善。《观经》的十三定观就是定善,佛的开显方法很有意思,就是“方便导入真实”。《观经》的内容比较戏剧化。阿阇世发动了宫廷政变,制造了家庭悲剧,韦提希夫人被儿子关起来了,她就很苦恼,在牢房里悲叹:“释迦牟尼佛呀,你看,现在我坐牢了,佛你有那么高的德望,我也不能让你来看我,你看能不能派个弟子来看我?”佛有他心通的,就知道了,就派阿难来看她,佛自己就用神通显现在韦提希夫人被关的深宫当中。韦提希夫人说:“这个世界太苦了,太恶恼了,连儿子都要谋害我,真没有意思。我当初也没有修行,现在我愿意到净土去了,请佛告诉我到净土去的方法。”然后她首先向佛问的是“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也就是说,问的是定善观,因为她以前听过佛讲法,到一般的净土去都要有定善修持,所以她才这么问。其实,到西方极乐净土并不要求一定要如此的,但是既然她这样问了,释迦牟尼佛还是顺着她的提问,先开显了十三定观——怎么观想极乐世界。
这就像打太极拳一样,先顺着对方的来路打。虽然释迦牟尼佛的本怀是要讲一向专念,但是众生的根机是这样,或者执著于自己的观念,或者认为需要自力修持,释迦牟尼佛就顺势牵引。问到观想,就讲了日想观、水想观……,一观一观地讲,一直讲到真身观,这是最高最上的;然后再讲观音观、势至观、普观;到了第十三观,叫杂观。
这第十三观很有意义。按说一观比一观高才对,应该是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复杂、艰深;但其实第九观——观阿弥陀佛的真身,是整个十三观里的最高峰。然后观音观、势至观是配合第九观的。普观是观自己往生的,第十三观是杂观。第九观中,观阿弥陀佛的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第十三观说,你观不了这么大,就观一丈六尺佛像,在莲花上面:这就是从难到易了。
这就看出来释迦牟尼佛讲法的特点了,就开始转弯了。“你想听观,我先顺着你一观一观地讲。”讲到第六观就说,“观想到极乐世界,是因佛力成就的,韦提希夫人你不要错误地理解是因为你自己的能力,那是佛力加持的结果。”这样就让她由一开始自力的心,这时候就转到佛力了。然后到第十三观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说“阿弥陀如来宿愿力故”,阿弥陀佛过去世有这个愿力,“有忆想者,皆得成就”。你观佛身,大身若观不成,可以观小身,不管大身还是小身,你只要能观成就,都有功德利益;能观成就的本身在于,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这样就把韦提希夫人从自力引导到佛力,又从佛力引导到愿力。这里已经牵引过来了,但是毕竟还在观想当中。
再往下继续走,如果连一丈六尺的杂想观也观不了怎么办?好,那就不必观想了,你就可以修散善。讲散善,也是顺这个路径:先讲大乘上善之人,然后一步一步往下退。所以释迦牟尼佛讲这个法是非常有戏剧性的,他是步步后退:大乘善如果你修不了,那就修小乘善;小乘善如果还修不了,那到中品下生,就是世间善,比如孝养父母等等;如果世间善还修不了呢,只有来到下品了。
下品的人,十恶、破戒、五逆,这样的人,世间善没有,小乘善也没有,大乘善也没有,定善更没有。这样的人怎么办?好,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顺势把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专门念佛名号的法门,在下品当中显示出来。从经典来看,这是就众生的根机,逐渐牵引到这个地方,然后和盘托出,把要讲的法门展示出来。
之后,到整部《观经》的流通分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一锤定音:前面虽然讲了这么多,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等等,到最后佛要付嘱的时候,阿难问佛:“释迦牟尼佛,您讲了这么多,这部经的要点到底在哪里?我应该怎么受持呢?(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佛就告诉阿难说:“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好持是语”,你要好好记住我讲的这部经。那要点在哪里呢?持我这部经,“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就是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就是下品下生所讲的念佛,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就把这个抽出来了。
所以,定善十三观也好,散善三福九品也好,都没有付嘱,而是把这个念佛法门专门抽出来付嘱。善导大师看出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和阿弥陀佛的本怀,就作了一个决定性、结论性的解释,他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上面讲了那么多,十三定观、三福九品,也包括其他讲到极乐净土的大乘经典等等,虽然说回向都可以往生,都有利益,但是“望佛本愿”,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时候,他心中是想着阿弥陀佛的本愿的,怎样把你牵到弥陀的本愿,这是他的意思、他的心意,“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为什么在下品讲呢?因为在下品当中,定善、散善,大乘、小乘、世间善,通通无效、无力,这个时候,最下等的根机,反而能显出最上等的法。就好像一个病重的人,才能显示神丹妙药的作用、功效一样。所以,在这个地方讲念佛,能显示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超越世间善,超越定善、散善,超越大乘、小乘善,它是有这么一个意义在当中。
如果以善导大师这种视野来看的话,就非常清晰。各种有关往生西方净土的经典,都有它们的作用和价值存在;同时,它们和专修念佛之间,都有“方便导入真实”的次第关系。
我们修学的人,了解这个框架之后,就可以对照自己。比如说,你现在在哪里,你是在要门还是弘愿?你是诸行回向还是专修念佛?你应该怎么过渡过来?
这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吗?如果是修行禅的,或者修行天台的,你回向求生,一看,“哦,我现在还在要门的位置上。”如果你根机成熟了,了解了这个道理,就会来专修念佛了。
有两个成语,可以来说明释迦牟尼佛开显这么多法门到最后再点出念佛法门的用意。
第一个就是“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把匕首卷在地图里,打开给秦王看:“这是奉献给您的城池。”一直打开,最后匕首出来了,这是他的真实目的。其实释迦牟尼佛也和他一样,他是奉献了十三座城市,释迦牟尼佛是奉献了十三观,一步一步把它们展开;到最后,啪,“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把最重要的拿出来了。念佛法门讲起来很柔软,很慈悲,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很猛利的,就是要你归命,你的命都要拿来。
第二个成语就是“画龙点睛”。这个成语说起来要柔和好听一点。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讲了十三定观,讲了三福,好像画了一条龙,龙鳞啊,龙须啊,龙尾啊,云啊,都非常生动,但是眼睛如果不点的话,这条龙还是盲的,好看但不中用;这个睛一点,龙就活了。整个一代佛法,可以概括为定散二善,《观经》的十三观、三福可以把这些收进来,它的点睛之笔在哪里?这最后的点睛之笔,就是流通分的“持无量寿佛名”,就是一向专念。这个眼睛一点,好,整部《观经》到底在说什么,目的在哪里,释迦牟尼佛开显的本意在哪里,就特别明了。所以这最后的一笔,就是所谓的画龙点睛。
历代解释《观经》的大德不少,但是能看出这个地方的人不多,一般都认为《观经》就是讲观佛的。只有善导大师说,《观经》是由观佛三昧进入念佛三昧——虽说定散二善,意在一向专称。这是点睛之笔,把它都点活了。
我们现在学净土法门,如果没有善导大师的话,仍然是茫然的。好在有善导大师,我希望这个龙被大师点活之后,我们都可以乘龙腾空。
版权所有:药师经真言网